2006年10月6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乘筏漂流险中求安
本报记者 曹志男 见习记者 姚力

  “请上筏的每位游客把救生衣穿上,漂流筏通过险滩时请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……”记者一进入桐庐天目溪漂流景区,就听见工作人员正大声地给乘客讲解在漂流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。记者了解到,黄金周以来,水上漂流一直是游客热衷的一个旅游项目,而在享受刺激的同时,安全不容忽视。
  “我们的船工都经过严格培训,拥有海事处颁发的上岗证”。景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们为每一位船工配备了通讯工具,一旦在漂流过程中发生意外,可以在第一时间与外界取得联系,并且在漂流沿途安排人员巡逻。
  记者随即坐上一只准备出发的竹筏,工作人员在做完所有该检查的工作后,竹筏缓缓启动了。
  沿途中,记者发现一些游客提出了下去游泳的要求。“对不起,景点规定不允许在乘筏时到溪里游泳,而且溪水很冷。”船工张师傅礼貌地回绝了他们的“无礼”要求。“请你们抓住座位上的扶手带。”当竹筏即将驶入险滩时,张师傅便提前告知游客。
  “万一有人不会游泳,不小心掉水里怎么办?”记者问道。“我们都经过培训,每个人都具有水中救生的技能,”张师傅自信地说。同时,记者在途中看到,漂流溪两边的岸上,巡逻队员正密切注视着各竹筏上游客的情况。
  景点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虽然景区尽心尽力保证漂流的安全性,但漂流仍存在不少无法预料的安全隐患。“因此我们希望游客在漂流时要先熟知漂流的注意事项,同时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安排。”